随着西安制造业 “智改数转” 加速,“西安电泳涂装设备” 通过与工业互联网、AI 技术融合,实现从 “传统装备” 向 “智能终端” 转型,目前已在本地 20 余家智能工厂落地应用,涂装环节生产效率提升 40%,不良率下降至 0.3%。
“西安电泳涂装设备” 的智能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三大数字化系统:一是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系统,设备搭载 16 路传感器,实时采集电泳槽液温度(精度 ±0.5℃)、pH 值(精度 ±0.01)、涂层厚度(精度 ±0.1μm)、电压电流等 23 项关键参数,数据通过 5G 网络传输至工厂 MES(制造执行系统),管理人员可在中控平台实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;当参数偏离设定范围(如槽液温度超过 28℃)时,系统自动触发调整指令,如启动冷却装置、调整加热功率,无需人工干预,参数恢复时间从传统的 15 分钟缩短至 2 分钟。二是 AI 质量检测与追溯系统,设备出口端加装 “高清相机 + AI 算法模型”,可对车身、构件表面的针孔(直径≥0.1mm)、划痕(长度≥0.5mm)、色差等缺陷进行自动识别,检测速度达 120 件 / 小时,准确率超 99.5%,较人工检测效率提升 8 倍;同时,系统为每件产品生成区块链溯源码,消费者扫码可查看涂装时间、设备编号、检测报告等全流程信息,实现 “质量可追溯、责任可界定”。三是柔性生产与智能调度系统,“西安电泳涂装设备” 通过接入工厂 ERP(企业资源计划)系统,可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调整生产参数:如接到新能源汽车车身订单时,系统自动调用铝合金车身的电泳工艺参数;接到农机底盘订单时,切换至高强度钢的参数方案,参数切换时间从传统的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;同时,系统可根据设备负荷率(如 A 线负荷率 90%、B 线 60%)自动分配订单,实现产能均衡利用,单厂日均产能提升 25%。
为推动智能化技术落地,西安市科技局设立 “电泳涂装设备智能升级专项课题”,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研发专用 AI 算法模型,解决复杂构件缺陷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;同时,组织智能工厂试点企业开展 “设备数字化改造观摩会”,分享 “西安电泳涂装设备” 与 MES 系统对接的实践经验,加速技术普及。
某智能车企负责人表示,引入智能化 “西安电泳涂装设备” 后,工厂涂装环节实现 “无人化作业 + 全流程数字化”,不仅减少人工成本 30%,还通过参数精准调控使涂层一致性大幅提升,客户满意度从 92% 升至 98.5%。行业专家预测,未来 3 年,西安将有超 50% 的涂装设备完成智能化升级,推动本地装备制造向 “智能制造” 高质量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