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重庆在装备制造领域推进 “智能制造专项行动”,其中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的智能化改造成为重点方向。通过引入数字孪生、AI 监测、物联网等技术,传统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逐步转型为 “数字孪生喷涂单元”,实现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,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。
此次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智能化升级聚焦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闭环构建:在感知层,流水线关键节点加装近百个传感器,实时采集喷涂压力(精度 ±0.01MPa)、固化温度(±1℃)、粉末浓度(±0.1g/m³)等 28 项核心参数,数据传输频率达 1 秒 / 次,确保生产状态实时可视;在决策层,搭建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数字孪生平台,通过 1:1 还原流水线物理形态,模拟不同零部件的喷涂工艺参数,例如针对五金件与塑料件的材质差异,平台可自动生成最优喷涂电压(80-120KV 可调)与雾化气压(0.3-0.5MPa 适配),并同步推送至执行层;在执行层,流水线的喷涂机器人、输送带、固化炉等设备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平台互联,实现参数自动调整,例如当传感器检测到粉末浓度过高时,系统可在 0.5 秒内下调供粉泵转速,避免涂层过厚导致的流挂缺陷。
除实时管控外,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。平台可自动统计不同产品的喷涂工时、粉末损耗率、能耗数据,生成工艺优化报告 —— 例如针对某类工程机械部件,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 “将固化温度从 180℃降至 170℃+ 延长 5 分钟固化时间”,可使能耗下降 8%,同时涂层硬度保持不变(铅笔硬度≥2H),该优化方案已在多条流水线上应用,单条线年均节省电费超 12 万元。此外,平台还具备故障预警功能,通过分析设备振动、电流等数据,可提前 72 小时预测喷涂枪堵塞、输送带跑偏等常见故障,将设备停机时间缩短 30% 以上。
目前,重庆已有 30 余条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完成智能化改造,覆盖工程机械、电子零部件、家电外壳等领域,改造后流水线人均产值提升 40%,产品一致性合格率从 95% 提升至 99.2%。重庆市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制定 “重庆喷塑流水线” 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,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助力重庆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