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装备制造重镇,重型机械、风电设备、工程机械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。然而,重型装备因体积大、结构复杂、涂层要求高,传统涂装设备存在 “施工效率低、涂层质量不稳定、适配性差” 等问题。近期,重庆涂装设备针对山地工厂空间布局特点与重型装备涂装需求,完成多项技术创新,在风电塔筒、挖掘机底盘、重型机床床身等大型工件涂装中实现突破,为重庆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保障。
重型装备涂装面临三大核心痛点:一是工件重量可达数十吨,传统设备难以实现精准转运与定位;二是户外使用的装备(如风电塔筒)需承受极端气候,对涂层耐候性、抗紫外线性能要求严苛;三是重庆山地工厂多依山而建,生产空间有限,传统大型涂装设备难以布局。“重庆涂装设备通过‘智能转运 + 定制化喷涂 + 空间优化’设计,全面破解这些难题。” 市装备制造业协会技术顾问介绍,设备搭载智能轨道输送系统,可承载 50 吨级工件实现 0.5mm 级精度定位,较传统行车转运效率提升 40%;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技术,配合耐候性涂料,涂层厚度均匀度控制在 ±5μm 内,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提升至 8000 小时,满足户外装备 20 年使用寿命需求;同时,设备采用模块化拼接设计,可根据山地工厂狭长空间灵活调整布局,占地面积较传统设备减少 35%。
在重庆某重型机械生产基地,记者看到,重庆涂装设备正在进行挖掘机底盘涂装作业:智能轨道将底盘精准输送至喷涂工位,2 台大型喷涂机械臂从不同角度同步作业,针对底盘加强筋、螺栓孔等复杂部位自动调整喷涂参数,确保无漏涂死角;喷涂完成后,工件进入恒温固化室,通过红外测温系统实时监控涂层温度,避免因温度不均导致的开裂问题。“过去采用传统设备,单台挖掘机底盘涂装需 8 小时,现在用重庆涂装设备仅需 3.5 小时,效率提升 128%,且涂层耐盐雾性能从 500 小时提升至 1200 小时,客户反馈设备在矿山、工地等恶劣环境下的耐用性显著增强。” 基地涂装车间主任表示。
针对风电塔筒等超大型工件,重庆涂装设备还开发了 “现场移动式涂装系统”—— 设备可拆解为多个模块运输至风电项目现场,在塔筒吊装前完成内壁、外壁的同步涂装,避免传统 “先吊装后涂装” 导致的高空作业风险与涂层不均问题。目前,该系统已在重庆武隆、奉节等风电项目中应用,单座塔筒涂装周期从 15 天缩短至 7 天,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零。
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指出,重庆涂装设备的技术创新,不仅解决了重型装备涂装的行业共性难题,更通过适配山地工厂布局特点,提升了重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空间利用率。下一步,将联合重庆材料研究院开展 “重型装备特种涂层” 研发,推动重庆涂装设备与新型防腐、耐磨涂料深度融合,助力重庆建设全国重型装备制造核心基地,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装备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